在庞大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里,他们是隐匿于幕后、把控着出行脉搏的无声守护者。他们践行“维修执表一丝不苟,故障抢修争分夺秒,协作配合诚心诚意,信号控制精准可靠”的工作守则,保障每一趟列车平稳有序运行、每一位乘客安全便捷出行。他们,就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
12月2日至4日,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大象科技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火热开赛,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216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领域行家里手汇聚绿城南宁,切磋技艺、交流学习。
本次大赛由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为国家一类大赛。大赛设置职工组、学生组两个组别,均开展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比拼。选手们全力以赴、各展锋芒,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了显著的激励与引领作用。
理论知识考场里,脑海中积累的知识点变成答题锦囊,让选手们“如有神助”;技能操作赛场上,选手们化身技艺卓绝的工匠,检测、排故、配线、焊接,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据悉,本次总决赛职工组、学生组竞赛项目一致,只在个别子模块的设置和评分标准上有所差异。赛项着重检验选手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应知应会知识技能的熟悉程度。
其中,理论知识竞赛主要考查选手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维护、施工作业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技能操作竞赛包括故障分析处理、信号设备施工与调试两个项目,综合考查选手对现场信号设备故障的分析处理技能以及施工操作的工艺水平。
“本次大赛的技术方案是完全对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的,与实际在做的工作结合非常紧密。比赛项目设置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据职工组副裁判长介绍,本次职工组竞赛在2020年该职业首届国家一类大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部分新的考核内容。其中,故障分析处理项目增加了两个重点考核的子模块。“此前的技能竞赛大多只考查选手轨旁故障的处理技能,此次增加中心和车载两个模块,目的是考查选手的综合故障解决能力,树立‘一专多能’的用人导向。”
对此,职工组仲裁长表示,增加新的子模块后,需要选手在排查故障中系统考虑各个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选手将思维从设备故障现象的判断转向对信号原理的思考,这对选手更好地运用原理进行技术创新、反哺现实生产具有积极意义。
据职工组信号设备施工与调试项目分项裁判长介绍,该项目中,继电器的安装焊接是新引入的考核点,主要考查选手对电路图的理解及组合焊接的工艺技能。“日常工作中这项内容一般是两人合作完成,但此次职工组选手是一人作业,选手们需要用赛场可利用的工具独立完成操作,对选手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
2020年国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的颜韵飞在此次大赛中担任职工组裁判员,他和记者说,自上一届国赛后,各地组织并且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技能竞赛,此次大赛技术方案的制定、赛项的设置,最大限度地考虑选手整体水平提升的情况,各级竞赛中积累的经验也对评分细则等设置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据了解,此次大赛是该职业国赛中首次设置学生组竞赛。谈及赛项设置的考量,学生组副裁判长表示:“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要对接企业需求,此次学生组赛项同职工组一样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设置,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大赛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相关岗位的要求。”
本次大赛的“新”还体现在竞赛设备上。大赛协办单位北京大象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李腾飞和记者说,大赛采用虚拟仿真与实物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内逼真还原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工作场景,同时运用请销点语音识别、劳保用品穿戴识别、工具出清识别等智能技术方法,有实际效果的减少裁判员人工评分的工作量,可谓是“科技感”满满。
神情专注地坐在电脑前,仔细查看站场图,快速确定轨道故障类型;手持检测设备立于信号控制机柜旁,犀利的眼神紧盯各个元部件,找寻着有几率存在问题的区域……职工组故障分析处理项目比赛现场,紧张的氛围不断弥漫。
“站场图会显示信号设备出现的故障,好比我们感冒时的流涕症状,找到‘症状’后选手需要到信号控制机柜查找具体原因,好比医生帮我们找到引起流涕的是外感风寒还是病毒感染。”职工组故障分析处理项目分项裁判长形象地介绍。
该项目中,联锁表一致性检查是职工组特有的考查内容,也是选手们一致认为难度较大的部分。“要对信号设备的联锁关系做多元化的分析,设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个部分没处理好就可能会影响后续的故障排查。在备赛时我们针对这一内容做了专项训练,正式比赛时也非常细致谨慎,最终顺利完成了所有故障的排查。”本次大赛职工组金奖获得者、来自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的王成名说。
据了解,职工组故障分析处理项目涉及7个信号系统,共设有12个故障点,选手须在45分钟内完成所有故障的排查和恢复,除了精准度,还考验速度。“参加国赛的选手基本要达到‘脱图’的水平,这样才可以快速通过测量数据找到故障点并进行恢复。”职工组副裁判长说。
学生组故障分析处理项目也同样设置了12个故障点,竞赛形式为双人作业,限时40分钟。学生组裁判员和记者说,该项目中涉及的转辙机是列车安全运营的核心设备之一,其电路及信号系统较为复杂,处理其故障对学生而言难度稍大,需要选手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逻辑思维以及良好的比赛心态。
“此次参赛的学生水平都很不错,完成全部故障处理速度最快的一组选手只用了12分钟。”学生组副裁判长和记者说。
信号设备施工与调试项目现场是另一番火热景象。选手们有的在精心制作线环,有的专注于穿线、排线,有的在认真焊接继电器底座,动作干脆利落、争分夺秒。
据职工组该项目分项裁判长介绍,除了操作准确,美观性和操作速度也是该项目关键的评分要点。“焊点是否牢固、是否透亮饱满,有无虚焊、毛刺现象,电缆盒配线走线是否整齐、余量长度是否一致,都在考核范围内。这既是对选手动手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工匠精神的致敬。”
学生组团体一等奖获得者、来自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的选手李铭妍告诉记者,在短短20分钟之内要准确并高质量完成施工,每一个环节都要快、准、狠,不容一丝失误。“训练时很多次完成施工作业后设备没有导通,我们就不停总结经验、反复进行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时快速完成,也顺利通过了导通测试。”李铭妍说。
团队中两人的默契配合在学生组技能操作竞赛中显得很重要。“当时我因为紧张,在焊接继电器底座时出了点小问题,好在有我的同伴及时帮助。”来自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选手汪妮涵说,“在赛场上,我们不仅是合作的搭档,更是彼此的心态抚慰剂。”
城市轨道交通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基础设施。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线网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我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承担着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与检修工作,是轨道运营的“神经中枢”,其技术技能水平与轨道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行紧密相连。
在全国劳动模范罗昭强看来,本次大赛对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从业人员技术技能水平,提高轨道交通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大赛开幕式上,他表示:“希望各位选手以大赛为舞台,秉承工匠精神,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变革,努力成为复合型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为交通强国、交通天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是竞技,更是学习的良机,这是大赛举办的初衷,也是参赛选手们的共同感受。“参加大赛为我提供了向其他地区同行们学习的机会,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新的操作方法、检测技术。”来自天津津铁通信有限公司的职工组选手王建矫说。学生组团体一等奖获得者、来自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选手林琛其、邓泽龙也表示,在大赛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与其他学校选手的交流也让自己看到了不足,有了努力的方向。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指导教师王艳锦告诉记者,参加大赛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也很有帮助:“学生在大赛中对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有了亲身感受,其未来进入地铁信号维护岗位的适应性就会更强。同时,企业在招聘时也更青睐有过大赛经历尤其是获得过奖项的学生。”
不仅是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在大赛中也收获良多。“大赛中涉及的施工配线工艺要求、故障排查方法等,对教师而言是很好的实践教学素材。”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指导教师陶雨濛提到,自己在指导备赛和带队参赛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实操案例,对开展教学很有帮助。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李文勇表示,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直接服务产业,通过承办本次大赛,学校老师能深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岗位所需的最新技能,促进教学改革、指导完善培养方案,对服务交通人才培养和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汇能手竞技艺,助行业启新程。大赛选拔出了一批技能精湛、素质过硬的行业优秀技能人才,示范作用明显,将带动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愿学技能、学好技能,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这次获奖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组团体一等奖获得者、来自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选手杨鑫说。
大赛落下帷幕,带着在这场技艺盛会中的满满收获,技能人才们必将成长为契合新时代发展需求、拥有顶尖技能和卓越职业素养的行业翘楚,成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营的中流砥柱,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注入强劲动能。
“外国码头工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码头工人也一定能做到!”12月4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报告厅内,工匠劳模的分享让现场掌声不断。
为勉励青年技能人才树立远大志向,以精湛之技、创新之能实现报国理想,在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大象科技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期间,大赛组委会特别开展以“传承交通匠心,铸就时代英才”为主题的交通工匠大讲堂,邀请“人民工匠”许振超、“最美奋斗者”孔祥瑞和全国劳动模范罗昭强走进校园,分享奋斗历程,畅谈所思所感。
大讲堂上,许振超回顾了自己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努力奋斗的经历,并勉励学生:“要有对党的忠心、对事业的用心,对劳动的良心、对自己的信心、对学习的恒心、对钻研技术的痴心,展现新时代交通人勇于担当、善作善成的精神风貌。”
望向现场一个个青春的脸庞,孔祥瑞也道出了发自肺腑的真切期望:“孩子们,国家的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你们要练好技术、学好知识,扛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
“我生逢其时,成为了高铁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时代下的技术工人,参与和见证了我国高铁技术从追赶到领跑的历程。”罗昭强深情寄语现场学生,“同学们,但愿你们胸怀报国梦想,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
现场学生深受鼓舞,都表示,将不断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